网站公告
知识产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知识产权
从眼高手低到眼高手不低
添加日期:2012/10/9 10:03:24   浏览次数:1892   文章来源:原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加入收藏

从眼高手低到眼高手不低

   “眼高手低”,常被用作贬义。但用来看阅读和习作之间的关系,却也觉得符合常理。笔者最近认识一个孩子,他还在读幼儿园中班,却已经拿起书来就能朗读。一本《少儿科学》,他读得溜溜地顺口。可他还不会写字,更何谈写作,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以此类推,设若一年后,他上了小学,他的阅读眼界一定更高,他开始在老师指导下学写汉字,学写句子,不过读写相比,手还是低的。

  读与写,像两条并行却不一定并头的轨道,随着人生的延伸,向前铺展。期待有一天,可以齐头并进。

  接受这个现实,认清这个道理后,我们就要设法来运用这个规律。不断地提高眼界,扩展思路,手才可能渐渐地跟着提高,会有成为写作高手的希望。若眼界是低的,思路是窄的,手是不可能超过眼的,手就只会更低。

  实事求是的习作指导者,总会对求学者说: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唯有多读多写。没有捷径,不等于没有路径。“多读多写”本身就是一条金光大道。初始,允许眼高手低,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后,有一天,两者也许分不出高低。 

  在语文课内多读多写

  好教材是好例文,它为学生度身定制,内里有最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营养,应该成为学生学力成长的正餐。

  教师也会精心地备课和设计,想方设法地让营养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去滋润学生的心、脑,并且影响到“手”中的作品。

  说到这里,作为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想在此啰嗦几句题外话,以求得与非教育界读者的沟通。

  一位好老师备课时呕心沥血的状态,很难与外人道。就像古代的诗人,为在诗中推敲出一个恰如其分、称心如意的字,会拈断自己不少胡须。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所耗的时间与心力,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不但个人努力,还要发挥团队作用,彼此合作切磋。讨论、试教、听课、评课、推翻、修改,苦苦地寻觅最好的手段,最佳的方法。我曾在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上,对老师们说:我们是同行见同行,两眼泪汪汪。谁对我们意见最大,谁最与我们过不去?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有理想,因为我们爱学生。这几句话,引来了大家的共鸣。

  说这些话并不是向他人乞怜,各行各业,各有难处。笔者只是想告诉大家,好教材、好方法在课堂内结合,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

  好好学习语文学科的含义是:语文教材篇篇要读通、读懂、读好、读熟。就像先要把食物吃进肚子里,才谈得上吸收营养。

  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内“读”的训练。优秀的书面语言,只有通过读,特别是朗读,才会被大脑吸收。美言佳句,熟稔在心,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生活中根据需要脱口而出,在书面表达时信手拈来,用得妥帖,这才完成了先内化、而后外化的全过程。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重视朗读背诵。表面上看似死记硬背,实际上是在运化吸收,通过读诵,使其人之言皆出于我口我心,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桥梁科学家茅以升先生,问:您是一个搞工程的科学工作者,可是您的文章文采斐然,是什么原因?茅以升先生答:这没什么可以奇怪的, 我的肚子里背了两百多篇美文,写出来自然是好的。

  茅先生幼学深厚,迁移到其他领域,也是游刃有余,写出令人钦佩赞叹的好文章。可见读写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语文课外多读多练

  语文教材编得再好,篇幅还是有限;课堂教学再精心设计,学生所获也总有不足。所以我们竭尽心力,提倡课外多读多练。

  常有老师会告诫学生:靠一本语文书,是学不好语文的。此话是经验之谈。

  还有老师会对学生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并不是我教出来的。此话是肺腑之言。

  能用这样的话语与学生沟通的老师,是睿智的老师,是真诚的人。他们通透地明了,语文学习是大海,大海是靠百川来滋养的。一、两条河沟,水源再充沛,总显势单力薄。

  在基于上面这些思考指导下的课外阅读,眼界一定不会低,视野一定不会窄,因为有宽厚的心胸在背后支撑。

  在基于上面这些思考指导下的课外阅读,首先提倡的一定是大阅读,宽泛阅读,宽广阅读。他们不屑于功利阅读,不考虑急用先学。他们认为读课外书,就是在为整个人生打底子。书读得多了,写是很自然的事,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

  这样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学生有直接的课业责任,有时会有大阅读的远水,救不了习作的近火的烦恼。在大海里捞针,太盲目了。若此刻遇到有经验的师长给予明确的指点,则是学生之幸。

  事实上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会碰到一洼低谷,或一段瓶颈。好在喜欢阅读,仍可依赖阅读去解决难题。

  曾经接触到这样一位女生,因从小爱读书,写作启蒙很顺利。三年级时,就能写出自己有情趣、有爱心的生活故事,深得老师赏识。

  原以为这样的孩子不需要重锤敲击,会自然地优秀、更优秀。可是,进入四年级后,发现她的文章显得冗长、拖沓,句式松散、疲乏,口语充斥,文釆乏然。虽几次提醒,收效甚微。再去看她的课外书,还是原来喜读的一类儿童书籍。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赶快制定新的课外阅读方案:读几本经典散文集,每篇多读几遍。多想想人家是怎么写的。

  情况果然有了转机,她的作文又成了同学们爱听的范文。笔者也因此积累了一条指导习作的经验:孩子在成长,师长们要关注孩子的课外积累,促使他们心智成熟,眼高手高。从此,每当学生放暑假,被戏称为在二楼半、三楼半、四楼半时,一定会组织几次有关课外读书的活动:清理书架啦、集体逛书店啦、图书交流啦、故事会啦、朗诵会啦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对习作的好处很大。

  笔者有一位同事,是获国务院津贴的数学教授。他总说自己曾是个笨小孩,当然是多看、多听、多读、多思、多算、多写成就了现在的他。有一次大家聊天,也许是见有语文教师在场,他说了一个自己学写作的经历。

  他说自己读高中时,写作文不擅写人物对话,写出来自己读着也觉得别扭。正好那时候放一部电影——《芦笙恋歌》,很好看的,里面的对话很吸引人。于是就找来原著,悉心研读。找到窍门后模仿练习,很快补上了写作的短板。

  他是数学老师,也许是说者无意,聊天而已。我是语文老师,一定是听者有心,奉若珍奇。有机会写在这里,与更多人分享读书与习作的关系,有针对性的读书对突破写作难点的意义。并借机向这位同事致敬,感谢他的一例之教,受益终生。

  原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朱丽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