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成年人素质与国家高等教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素质教育 > 成年人素质与国家高等教育
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现状与培养
添加日期:2014/4/23 12:04:00   浏览次数:1599   文章来源:本站   加入收藏
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现状与培养
    一、 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现状堪忧
  中国古代汉语中虽说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我们的古人做“人”,向来讲究“格”,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和品格的总和。女性人格中包含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当前,女大学生群体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她们的人格素质却并不一定能随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提高。调查表明,“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定位在相当多的女大学生观念中存在,女大学生的人格素质亟待提高。
  其一,不少女大学生将“有钱”当作择偶的必备条件。
  经济收入固然是当今择偶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女大学生择偶找“有钱”就已不仅仅是考虑未来婚姻生活的需求,而是贪图丰厚、舒适的生活且自己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了。在对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的调查中,把“经济条件优裕”放在前两位的占67.8%,对于年龄的考虑和外貌的考虑则排在各项标准的最后。其中不少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把“经济条件优裕”、“有房、有车”作为首选条件。她们认为,人有五个需求:生存、安全、尊重、爱、自我实现。只有先满足最低生存需求,其他才谈的上,却不知道真正的生活需求不仅仅是生存,而是靠自己的工作能力达到自我实现,得到别人的尊重,真爱自然会来的。一些大四女大学生认为“嫁个有钱好老公可少奋斗20年”,她们希望找到“经济条件丰厚、事业有成”的男士为伴,并称年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认为毕业前能找到个好依靠是很幸运的,未来工作会更有保障。他们对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得到幸福缺乏信心,想走捷径,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婚姻作为砝码,这显然是对己、对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
  其二,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希望未来能做“全职太太”。
  在选择婚姻生活的价值目标问题上,女生认为“女性应该是贤妻良母”的占84.9%,男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0.3%。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女生表示赞成的占48.4%。调查显示,31%的女大学生表示“绝不做全职太太”,但也有53%的人表示“在具备某种条件下,可以做全职太太”。有16%的女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态度,处于犹豫的状态中。在提出的这些条件中,包括:“经济上很富足,丈夫挣钱足够养家。”“我的丈夫非常爱我。”“小孩在6岁之前”,“丈夫工作过于繁忙”,“我想要的基本上都满足了”,“丈夫有稳定的高收入,我很爱我的丈夫,并且有小孩后”,“自己工作压力太大,先生工作太忙,家有老人和孩子或病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家里经济条件又允许”,“在丈夫的事业需要支持的情况下”,“在丈夫每月交的税比我挣的钱还多时”,“家庭收入极高,丈夫社会地位很高,十分疼爱我”,“我有一个绝对忠心且能干的丈夫的情况下”,“在丈夫坚持下,我会考虑做全职太太”等等。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心态是:(1)依赖丈夫(2)依恋家庭和婚姻(3)对婚姻和家庭期望值高(4)对未来婚姻浪漫憧憬(5)追求物质享受,希望安逸生活(6)害怕职业竞争的压力。于是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和“贤妻良母”角色有了自我确定。
  其三,女大学生对职业竞争缺乏自信心与承受力。
  在调查中,当问道“目前性别歧视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多数大学生认为女生在就业上不如男生。在调查中,当问道“目前性别歧视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来?”90%的大学生认为女生在就业上不如男生。虽然一些女生学习成绩比男生好,但是毕业分配都是男生比女生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体制转轨中,女性群体仍然受到歧视的一种体现。尤其在最近几年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供远大于求的条件下,女性求职更是雪上加霜、形势严峻。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变成选美,求职不亚于征婚。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女大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时代发展最终会逐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社会保障机制,打破种种性别歧视“壁垒”,给女性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同时,在大学及各级教育中应多培养女生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树立自信而独立的人格,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在遭遇性别歧视时据理力争,必要时诉诸法律。当今女性在就业等各方面虽然仍不能和男性相比,但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有“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潜能,自强不息。而不是退缩。
  其四,母亲的人格素质对女大学生影响很大。
  我们曾在803名女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发现,就母亲文化程度一项,受过高等教育的127人,占16%。从事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的94人,占12%。父亲的文化程度一项,受过高等教育的240人,占30%。从事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的190人,占24%。说明当前社会中,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百分比低于男性,从社会职业情况看,女性从事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的百分比远远低于男性。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在成长中,身边影响最大的人”一项调查显示,选择母亲的535人,占67%,选择父亲的126人,占16%。选择其他人的142人,占18%。在选择“母亲”的一项中,女大学生有492人,占92%。说明,母亲对女儿的人格素质影响很大。应该看到,今天的女大学生是未来的母亲,她们的人格素质将影响我们整个民族未来的素质,尤其是女性的素质。
  其五,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依然很重。
  在对“妇女阶段就业论”的见解等问题上的态度,有65%的大学生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如认为妇女只在封建社会受歧视,建国以来早就提高了,或者多数提高了占调查的82.5%。女生赞成“妇女阶段就业论”的,达到42.3%,男生赞成“妇女阶段就业论”的达到64%。认为社会中女性不如男性的占38.2%,女生对妇女参政议政的呼声很弱,只有14.5%的女生认为“可以争取”,调查中大学生们讲述他们的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可以反映目前妇女在家庭中地位提高了,但负担更重了,80%以上的妇女是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一肩挑,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忙家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面临下岗的压力比男性大。在问道:你对“干的好还是嫁的好”的看法是什么时,49%的女生认为要“嫁的好”,32%的女生认为“既要嫁的好,还要干的好”,15%的女生认为“首先是干的好,然后才会嫁的好”。可见,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依然很重。
 
  二、“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对女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
  男女不平等关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由于生理特征的自然差异,男性在狩猎、耕种、战争等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从而逐步奠定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强势地位。男女关系的这种不平等状态,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如果说男女不平等关系的形成,最初有较多自然选择的成分,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信息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较传统社会有了质的飞跃,男女在生理特征上的自然差异,已经不能成为男性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必然理由了。我们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进行知识女性群体的人格素质培养和教育,以塑造一代新女性,推动建立一个男女平等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第一,家庭教育是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基础。
  现在的一些家庭教育观念束缚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从而体现出一种家庭教育的不平等。譬如,不少父母都认为,女孩子应该文静、温柔、娴淑,这样才好,长大会讨人喜欢,惹人爱。因此,在早期教育上就向这方面影响。比如,如果女孩子都玩枪的话,多数父母都会制止,如果女孩子经常在外面玩的话,也会被父母责骂,而是让她去学钢琴等各种他们认为女孩应该学的技能。可以说,父母甚至老师在女孩成长过程中,已经给她们划出了一条道路,有些事就是男孩应该干的,你不可以去做。因此,导致女孩长大以后不够果敢,缺乏魄力和进取心。一些父母曲解了男女平等的内涵,对孩子观念作了错误的引导。使一些女大学生把男女平等仅仅看成是一种权利,而忽视了男女平等的义务,不愿和男友、丈夫同甘共苦,只想男友、丈夫如何对她好,让男性觉得女友、妻子是个生活的“包袱”,结婚是一种负担。其实联合国发布的《墨西哥宣言》中就指出:男女平等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很显然,有些女大学生只看到了尊严、价值、权利,忽视了最后的责任两字。因此,家庭教育,父母的影响,尤其是母亲的人格影响都会对年轻的一代女大学生的观念带来影响。
  第二,学校教育是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主渠道。
  女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妇女解放的生力军,她们具有高文化层次与现代观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女性自己了解自己,使男性认识女性,在大学生中确立一种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观念。学校教育应该(1)使女大学生了解男女两性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确立男女平等的观念。(2)使大学生认识中国婚姻家庭历史中的妇女地位的演变过程。(3)使女大学生了解女性人生的角色变化及其原因。(4)使女大学生懂得独立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5)帮助女大学生确立一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美国学者塞西尔·基·奥斯本曾说过:“女子把家当作自身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女性总是把家庭与自我联系在一起,家庭对于女性有着特殊的意义。引导女大学生研究婚姻家庭发展的历史,探究历史上中国妇女地位的演变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伦理观念的影响贯穿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并且在近代、现代陈腐的封建观念仍在侵蚀并束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男性瞧不起女性,连女性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如何认识中国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位置,如何在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中追求高质量是新一代女性所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妇女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妇女主体意识的发展。
  要使女大学生认识到:其一,中国妇女必须立足自立。自立就是自我的独立性,它是人的社会性的浓缩。妇女愈能在社会和他人面前站立起来,就愈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其二,中国妇女必须认识自我。要实现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使女性从传统角色设计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使女性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使她们感受到当今中国妇女解放的路程还很远,任务还很艰巨。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呼吁政府关注妇女问题,转变妇女陈旧观念的任务十分艰巨,使大学生们,尤其是女大学生们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使她们的个性发展,获得“人”的完整意义。
  第三,社会教育是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环境保证。
  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正意味着平等。公正要求我们在公共事务中,不分年龄、性别、地位、亲疏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公正不仅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意味着所有人在道德地位上的平等。公正意味着支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是公共理性,理性要求公正是客观的。妇女地位的高低与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妇女地位是由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妇女地位的高低又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识是女性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发挥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全社会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确实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男性享有同样的权利,同等的价值和尊严。从女性自身角度看,女性要勇敢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现代社会崇尚竞争,竞争力的前提是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基础是知识。女性的独立性、创造力、竞争力来自女性对自身潜力和价值的认识。虽然女性立足社会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女性决不能后退,不能退居家庭。女性只有投身社会,对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尊敬,取得自身人格的骄傲。恩格斯说:“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才是可能的。”列宁说:“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们同男子真正平等。”男女平等应是男女在权利和地位上的平等。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上和家庭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平等权利要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还要在社会思想上和社会习惯上得到认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施。
  男女平等还包括男女两性人格平等,平等的享有人的尊严,平等的展示和实现人的价值。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是今天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不能否认男女两性存在着自然生理差异,正因为这差异的存在,才使得这世界变的丰富多彩,使人在相互支撑中构成完美的人类世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男女两性和谐、家庭和谐、身心和谐等等。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知识女性的人格素质培养和教育,以推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