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资源共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资源共享
让新校园远离“文化沙漠”
添加日期:2012/10/9 11:30:45   浏览次数:1724   文章来源:江苏省宿迁中学   加入收藏

让新校园远离“文化沙漠”

  如何实现新校区校园文化的高效建设,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陶冶和激励功能,成为当前示范性普通高中新校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为了顺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更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品牌效益和龙头作用,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许多地方的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城市新区或开发区选址建立新校区。由于这些新校区是在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相对空白的“文化沙漠”上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往往比较匮乏。如何实现新校区校园文化的高效建设,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陶冶和激励功能,成为当前示范性普通高中新校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普通高中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作为立足点、着力点和突破口,采用“人工移植”和“就地培育”相结合的办法,注重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细节建设和管理,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从田园到校园、从“知识校园”到“文化校园”的校园文化新生之路。

  普通高中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作为立足点、着力点和突破口,采用“人工移植”和“就地培育”相结合的办法,注重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细节建设和管理,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从田园到校园、从“知识校园”到“文化校园”的校园文化新生之路。

  物质文化建设

  突出即时推进 强调技艺统一

  校园文化建设本来就是物质与文化共时性的开发工作,那种过后打补丁式的“先建筑后文化”、“先教学后文化”的建设方式缺乏科学规划,不利于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和谐推进。在推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决策者理应始终坚持校园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努力使学生很快适应和喜欢上新校园的环境,从而放心、静心、舒心地学习和生活。

  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注重即时推进的同时,还应讲究实用与文化、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新校园的建筑设施要强调布局合理、简约实用,能够满足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需要;校园建筑与自然景观建设要强调实用中渗透人文、技术中渗透艺术。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于其中的校园环境,就如同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能够时刻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美化着学生的心灵,激发着学生的灵感,启迪着学生的智慧。无论新校区的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楼道文化,还是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景观文化等,都应该精心进行艺术规划和加工,真正做到融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

  行为文化建设

  突出社团活动 强调主体参与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集中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也是推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载体。打造高品位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首先应做好常规的“四化”建设:一是多样化。构建由主题多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等组成的立体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体系。二是系列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和打造主题、内容各异的文化活动,形成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系列。三是品牌化(特色化)。对极具本校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品牌活动进行深入挖掘和着力打造,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四是制度化。学校要制定开展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对活动的相关要素加以规范,以保证这些活动能够真实、高效地开展。

  在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真正主人。学校应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特色文化组织——社团,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推进学生社团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与主动参与。学生社团要依靠学生自主申办、自主筹建、自主管理和自主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为、自律的文化主体,让社团活动成为新校园文化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制度文化建设

  突出完善体系 强调人文关怀

  校园制度文化是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和实现新校区正常教学秩序的“稳定器”。要保证新校园制度文化的高度规范约束性和组织秩序性,就应该做到:校规校纪要“全”,事事有章可循;内容要“细”,条例明确且操作性强;执行要“严”,纪律严明且赏罚分明。只有那些能够涵盖学校管理各方面内容且符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与高效落实。

  当然,推进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还须避免走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一个传统误区,那就是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学校管理者在树立“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是为了限制人而是为了发展人”理念的前提下,在制定新校园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做到“与人为善”,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和谐统一、人文情怀因素和以人为本原则的完美结合,要有“人情味”,把重点放在师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规范和引导上。在制定新校园任何一项规章制度时,无论是承传旧的,还是创造新的,都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征求意见、广泛讨论后再形成和执行。

  精神文化建设

  突出传承创新 强调求真务实

  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在确定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建设策略方面,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立足于“传承”。因为能够拓展新校区的一般都是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教育成就斐然的知名老校,而这些知名老校一般也早已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凝练而艺术化的学校标志文化等,对于新校区的发展能够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当然,在传承老校精神文化因子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广泛发动师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校训、校风、教风与学风等进行认真梳理,紧密结合新校区实际,明确哪些东西应该扬弃、哪些东西可以继承、哪些东西需要充实完善。通过如此反复的论证,不仅可以使广大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更明确、凝聚力更强,而且也能够让新校区的精神文化更鲜明丰富、更符合实际、影响力更广泛。

  精神文化毕竟是“虚”的东西,而人的活动表现却是“实”的,精神文化总是通过人的具体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建构新校园精神文化时,学校管理者必须注重转“虚”为“实”。一是师生都要制订和落实个人的人生规划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位管理者都要细化自己的目标和责任,以此塑造全新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优良的学风。二是制度化地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三爱教育”,让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与荣誉感,能够切实做到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三是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以良好的领导作风影响和带动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