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高等教育访谈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访谈 > 高等教育访谈
西南科技大学:精神支撑跨越发展之路
添加日期:2012/10/9 12:55:10   浏览次数:1550   文章来源:本站   加入收藏

西南科技大学:精神支撑跨越发展之路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俊波

    涪水悠悠,龙山绵延。坐落于涪江之滨、富乐之乡、科技之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已经走过了60年风雨发展历程。  六十载栉风沐雨,蕴积涵育,春华秋实。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西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弘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任务,坚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主题,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特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经过数代西南科大人不懈奋斗与追求,成长为西部高等教育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她的跨越式发展轨迹给今天学校在由教学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和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以学校精神为支撑 走跨越发展之路 

   风雨兼程,筚路蓝缕。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都曾经历了辗转搬迁的艰辛历程。60年里,西南科大经历了3次学科和专业体系大调整,4次办学层次变动,9次校址搬迁,15次校名更迭……在动荡与曲折中,西南科大人凭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在艰难困苦中奋进,在拼搏创新中前行,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是几代西南科大人在创业、守业、兴业积淀的宝贵财富,成为西南科大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之源。

  20世纪50年代,顺应国家建材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时为重庆建筑工业学校的西南科大先辈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建筑工程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师、企业家、领导者和相关学科的专家。1964年,学校从重庆迁往四川石棉县石棉矿第三采场,改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在这个本不适合办学的地方,先辈们在荒野中安营扎寨,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拓荒创业,在“文革”动荡中仍坚持教学和科研。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在1975年开始办大专以前,是一所具有36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老中专。从学校创立起,就实行学校办农场、边教学边生产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学校经历了10余次整体或部分搬迁的折腾和十年“文化大革命”巨大破坏的严峻考验,但凭着全体教职员工对农业教育事业的忠诚,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环境中带领学生白手起家、开荒垦地,在传授学生知识中锤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用艰苦奋斗精神书写了一部超常规办学的艰难创业史。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促进了西南科大精神的孕育和初成。西南科大创业者们面对的是办学基本条件的艰苦,他们奋斗的是学校能否延续,他们拼搏的是学校存亡,他们创新的是以坚定信念进行的人才培养。

  1974年,学校获批迁至绵阳办学,开始了办学的新征程。1978年,四川建筑工业学校更名为四川建筑工业学院,从中专一跃成为本科院校,在坚持建材特色的同时,进入电子信息领域;绵阳农校于1978年批准更名为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更名后,学校在保持农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使经济类和技术类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学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第一次提升和学科门类的第一次扩展。

  层次的提升和门类的扩展并没有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和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学校领导班子大力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办学模式。在当时“孔雀、麻雀都东南飞”的形势下,位于绵阳的“三线”建设单位面临后继人才不足的困境,但又具有坚守“三线”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众多、设备一流的优势。高度决定视野,眼界决定出路,学校确立了发展新思路:充分利用层次提升和门类扩展给学校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区域内人才和科技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体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和区域内单位共同发展。该想法得到区域内单位的积极响应,1993年初,学院向绵阳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改变办学体制,走联合办学道路,加快发展绵阳市高等教育”的建议,并向国家建材局汇报。这一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行动,很快得到部、省、市及合作单位的支持,原国家教委在1993年8月批准学校为全国高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开始了由国家建材局和绵阳市政府联合办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参与共建的办学新路子。在“学校出学生、教基础课,合作单位出院士、出设备、教专业课”的联合培养模式下,合作单位获得了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青年人才,学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第一次跨越。形式上,学校由四川建材学院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并于1998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内涵上,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取得突破: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联系,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和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增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需求的能力,实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原国家领导人称赞为“西南工学院模式”。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一时期,西南科大守业者们面对的艰苦是办学资源的匮乏,他们奋斗的是合格的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他们拼搏的是学校发展空间的扩展,他们创新的是紧跟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才能实现更大的跨越。在“西南工学院”模式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都成为学校下一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新机遇,西南科大人不甘落后、果断出击,学校于1999年提出了深化联合办学,联合组建西南科技大学的构思框架方案,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组建西南科技大学。2000年12月11日,西南科技大学正式组建成立,原国家领导人在西南科技大学听取学校的工作汇报时说,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是与绵阳科技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他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和发展西南科技大学,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服务。2001年7月,国务院在批复《绵阳科技城建设纲要》中指出:“建设绵阳科技城要充分发挥绵阳地区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等学校的整体优势。适度超前发展教育,集中力量、联合当地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办好西南科技大学。”学校发展融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凝聚力空前增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了西南科大的再一次跨越发展。这是一次拓展发展空间为主要标志的跨越。短短几年中,学校成为了四川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在西部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学校学科拓展为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国家批准建设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空间的扩展可以构建更宽阔的舞台。适应科技城建设的需要,搭建释放国防科技潜能的舞台并在其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优势,从扮演配角开始,在合作中提升,西南科大选择了在联合办学中壮大自己的发展道路。“整合校内优势学科和队伍,以人才培养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以科学研究参与、带动军民融合”,这一思路得到原国防科工委领导的首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下,2006年学校实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委共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步入国家需求轨道,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国防科技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起点,学校开始了为绵阳科技城释放科技潜能搭建平台的新探索。这是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更是一种强大的牵引。随后的日子里,国家级、部省级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涌现,2010年成为国家批准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有了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承担了更多的“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军工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至此,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学校办学体制特色正内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内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南科大的兴业者们正面对的艰苦是思想观念转变之苦,我们正奋斗的是不断提升人的能力以适应“大舞台”、“高水平”的需求,我们正拼搏的是紧跟国家需要建高素质的队伍,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我们要创新的是内涵式发展的系统设计和整体部署。

  与时俱进的西南科技大学,在2007年将校园精神凝练为“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时,就不断赋予它时代的印记。这种精神以强大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张扬并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理念与境界,是对学校多年来全体师生员工精神品质的提炼,为学校发挥特色和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创新办学体制为活力 走特色兴校之路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铸就辉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特色。原国务院副总理在他的教育访谈录中说:“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等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合办学,西南科技大学开始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以西南科技大学董事会为基础的产学研联盟体制,其做法和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实路径。

  “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这一新型办学体制的核心是把高校与科研院所有效融合起来,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以前三者脱节的问题。为深化这样的办学体制,学校成立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集团等40家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企业组成的校董事会,成为开放办学的组织保障。

  在不同时期,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有不同的内涵。第一个时期,以开拓新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巩固新体制为主要任务,表现为,以学校为主推动构建共建与联合办学体制,艰苦创业、内涵自强与依托“巨人”并举,促进互动发展,培养新型育人大环境;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初显新的办学管理体制效益。第二个时期,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契机,实现中央、省、市共建,以提升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水平,强化联合办学机制,产生互动双赢效应,促进学科跨越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为主要特征。第三个时期,学校抓住国家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拓展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理念和领域,充分发挥以绵阳军工单位为主的国防科技优势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与学校多年合作的基础,推进了联合办学体制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释放了科研院所人才潜能,强化了学校服务职能,学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格局。

  建立了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联合办学单位的高科技专家为辅,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充分融合的新型师资队伍。近10年来,600多名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学校整合社会资源的力度前所未有,实现了优势人才资源的共享。

  建立了以校内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基础,联合办学董事单位的相关实验室、车间(工厂)和研究所为补充或延展的实践教学和科技研究网络。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四川九洲电器公司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室20余个。这些共建共享实验室平台,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

  联合办学共建新专业,优化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学科专业资源共享不仅使本科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生产科研实际,学到了应用科技知识,而且缩短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为联合办学董事单位培养了合格的专业人才。

  产学研联合办学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优秀文化的感召下,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到西部大开发、建设强大国防的事业中。学校直接为西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董事单位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逐渐成为绵阳乃至西部地区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基地。近年来,学校60%以上的毕业生扎根西部,为促进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青春。2009年,学校机器人小组临危受命,先后在河南、广东成功处置放射源卡源事故,保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国家环保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协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将不断深化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过程中寻找更深更广的互动,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和多赢,力争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一流师资为中坚 走质量立校之路

  有大楼,更要有大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高质量的核心要素。“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要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长期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坚持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聘任考核办法,努力探索重心下移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学校现有教职工2270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740余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7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从1995年实施了“一二三”人才工程,首批选拔10名学术带头人、20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0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员。学校在科研经费、住房分配上,对青年学术骨干采取了“适当倾斜,择优照顾”的政策。2005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强校战略。

  “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1200万元,实施以“特聘学科带头人计划”、“讲座教授计划”、“学术带头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计划”、“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通过送到对口支援高校和其他高校进修、联合培养与引进、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参与职业认证等途径,提高了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

  人才聚,事业兴。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学校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高校来说,教学质量无疑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60年来,西南科大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1年,学校启动了“8111”品牌计划,拉开了西南科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序幕。2004年,学校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本科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对学分制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实行弹性学制,初步建立了“因材施教”、“弹性培养”的育人机制,培养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大批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开始实施“五个一”本科教学改革循环推进计划,形成教改项目研究——教改试点班实践——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成果应用——教学成果辐射推广的应用模式。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学校拓展实施“特色专业计划”、“精品课程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实践示范中心建设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计划”六大计划,全面推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学校启动了本科教学“2310”工程,即通过“构建两个体系,搭建三个平台、实施十大措施”,把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学校“区域产学研联盟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在具体实践中,西南科大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以宽厚的区域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对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分阶段设计素质能力培养的主线,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依托创新教育平台,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强化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以满足学生“成才要求”为主线,实施国际视野与联合培养机制建设计划,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弹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制度为手段,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相互渗透。

  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与“工程技术中心”,全天候面向本科生开放。现每学期有5000余名学生进入到创新基地与工程技术中心等公共平台学习。为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年均投入100万元设立创新基金,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申请项目资助。同时,实施“创新实践班”培养计划,设置“科研训练班”,大力资助国家、省级、校级的科技竞赛及英语、数学、艺术等各方面的能力竞赛。学生的创造热情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创新的潜能在实践中得以展现。学校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机器人小组在2004年7月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和最佳技术奖;2004年9月代表中国参赛,获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军和最佳技术奖;参加2005年和2006年美国国家半导体竞赛,连续两年获得季军,为学校和国家赢得了荣誉。

  西南科大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多年保持双高。2010年,学校被团中央、教育部新增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高校,首批选送6名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前往西部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行动,支教期满后回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西部大开发10年间,学校通过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已经为西部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百舸争流千帆进,乘风破浪正远航。“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新“教育三十条”、“2011计划”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勾画出的宏伟蓝图,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将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发展机遇,在人才培养上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以及科学的质量观,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能”并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协同创新中,把握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这一根本出发点和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这个核心任务,加强学校重点学科、科研创新重点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的跃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把教师队伍建设提上学校最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卓有成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教育体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多样化成长,努力为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在体制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学校章程制定,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学院综合改革,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