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素质教育促进项目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素质教育促进项目
李镇西:基于常识的创新——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
添加日期:2014/4/23 14:31:19   浏览次数:1528   文章来源:本站   加入收藏

李镇西:基于常识的创新——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

从《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到《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希贵的书我读了不少,但这次在读其新著《面向个体的教育》时,我心里受到的震撼前所未有。

虽然书中不少观点颇有新意,比如“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发现和教育同样重要”,“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寻找质优价廉的师德”,等等;但从总体上看,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希贵所论述的不过是教育的常识,或者说,他让我们的教育眼光投回到了教育的起点,让我们思考一个朴素但又被许多教育人忘记了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为了谁?

其实,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诸如“办学目标”“教育目的”之类话题的讨论,而且答案好像越来越“明确”了——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呀,“为了一切学生”呀,等等。但我总觉得这些写在许多学校墙上的醒目标语似是而非——“人民满意”中的“人民”又是谁?大家约定俗成或者说心照不宣地认定就是家长,还有各级领导,所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其实是“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局长满意的学校”;“为了一切学生”好像指向很明确,但实际上也很模糊甚至空洞,因为“一切学生”在这里是一个集合概念,这个“一切”让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失落了。

李希贵则认为,我们不应该让一个个孩子消失在“人民”和“一切学生”的概念中,我们应该追求“面向个体的教育”!

有句话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如果要问教育最早的出发点是什么,答案不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吗?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眼花缭乱,越来越高瞻远瞩,而“人”却湮灭了。谈到办学,不少校长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宏大词汇:“理念”、“规模”、“模式”、“打造名校”,“国际理解”、“走向世界”……唯独忽略了每天面对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孩子。李希贵所倡导的并践行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正是要把“这一个”“每一位”“你”“你”“你”“还有你”……重新置于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的首位。

这个主张好像并非李希贵的原创。我们的老祖宗不早就说过“因材施教”吗? 所以他所呼吁的“面对个体的教育”似乎并不新。但是,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而且李希贵不光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书中展示了李希贵无声无息但有声有色的实践。这是该书让我震撼的真正原因。

我越来越感到,在理念层面,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教育者没多大差距,都主张教育要“目中有人”,要尊重学生,要善于发现并唤醒学生的潜能,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那么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要在“说”和“做”是否统一上。他们是既说也做,我们更多的是只说不做——许多年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只体现在汇报材料上,体现在校园文化环境上,体现在“迎检”“验收”“评比”的展板上。

我想到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说的就是实践的力量。希贵之可贵,就在于他不仅以“面向个体”来解释“世界”(教育),而且已经并将继续用实践“改变”着他的“世界”——北京十一学校,他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因此全校每一个学生——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  都拥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课表;也就是说,在拥有4174名学生的北京十一学校学校,就有4174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当然,所谓“面向个体的教育”远不止是每人一张课程表,课程表背后还有他们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他们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包括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私人定制”的一对一课程……关于李希贵所领导的北京十一学校的育人模式探索,有关报道已经铺天盖地,这里我不再赘述。我只想补充一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常识的改革。

李希贵的思考与实践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教育的“唯一”,“农业学大寨”式的强行推广什么“典型”的时代已经过去。李希贵自己也真诚希望“教育生态应该多元化”。北京十一学校的探索在赢得如潮好评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听到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说李希贵的理念都是“西方那一套”因而其改革是“全盘西化”云云。对此我想反质疑:是否承认爱心、尊重、平等、理解、个性、创造等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教育追求?只要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利,管他“西化”“东化”!难道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来问一个姓“社”姓“资”吗?

我一直很欣赏李希贵的教育思考,也欣赏他对自己思考的文字表达。《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主要是理念阐述,但这些阐述并不枯燥乏味,相反,因为作者夹叙夹议的行文风格,将其富有深度的思考与学校鲜活的案例融为一体。思考深刻而不咄咄逼人,观点新颖而不花里胡哨;于温文尔雅的行文中显示思想的力度,在落地生根的实践中展示教育的力量。读者在轻松惬意的同时,往往情不自禁浮想联翩。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会将李希贵的文字与我同样喜欢的吴非的文风作比较,同时也和我的文字作比较。我感觉希贵和吴非同样富有思想,却不如吴非犀利,但文字和他一样深刻;希贵和我同样心灵赤城,却不像我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同样散发着对教育的一往情深。语言内敛而有教育的亮色,行文理性而有人性温度,且不乏活泼机智,常有出其不意而又妥帖准确有时还不乏诗意的比喻,比如:“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所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校园里小池塘的水温、水深与将来那个社会大海里的水温、水深越是接近,我们的孩子 便越容易生存,也更可能有顺畅的人生。”这样的句子,在书中俯拾皆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