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学生资助工作理念,积极构建多元化、人性化的助学体系,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坚持扶困与励志并举、资助和育人并重,积极拓展助学强能、立德树人的助学体系育人功能。
落实保障。建成由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贷款办公室、学院学生工作组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构成的四级管理机构,健全了助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保障。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奖助学金管理的规章制度,为提高助学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成学生资助网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实现助学管理信息化保障,有效提升资助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严把关口。严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确认关,严格制定受助学生认定标准,规范认定程序和公示环节。严把资助项目评定关,严格规范资助项目评定程序,增加评定过程的透明度。严把奖助金发放关,奖助金的发放采取学生贷款办公室审核造册、财务处将款项直接打入学生银行卡的方式。
完善渠道。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并积极拓展社会资源,逐渐完善了“贷、奖、助、勤、免、补、资、偿”八类奖助学资助渠道。同时注重发挥不同资助项目的各自主导功能,有效增强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建成了立体、互补、多元化的助学体系,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强化功能。组织受助学生成立自强社、思源社、曾宪梓公益活动小组等实践团队,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和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回馈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树立典型、鼓励优秀”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受助学生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
提升能力。学校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向计划就业的高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职场规划、简历制作等培训课程,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就业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的就业帮扶补贴。
2007年以来,学校评定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共计约3.4亿元人民币,受助学生逾33万人次,年资助覆盖率近50%,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涌现出了全国自强典型人物石小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冷足备、大学生“自强之星”乔润陇、励志成长成才典型人物杜双庆等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