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一线报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访谈 > 一线报道
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添加日期:2012/12/5 19:48:51   浏览次数:1060   文章来源: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入收藏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将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科技创新的主线,引导教授专家深入企业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取得良好效果。

  吸引顶尖创新创业人才,汇集科技服务经济的源头活水。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收集海外优秀人才的信息,逐步建立起了“千人海外华人学者”信息库,根据掌握的情况,学校党政一把手主动出击,先后赴美国、欧洲等地知名高校逐个拜访,邀请人才访问学校,鼓励他们来校工作;逐步推进“以才引才”工作,积极与海外回校教师沟通,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网罗高水平人才,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工作模式。截至今年8月,“千人计划”入选者达46人,包括创新人才20人,创业人才6人、青年人才17人,外专千人3人。

  将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建设带动高新产业发展的引擎。整合激光科学与技术、信息光子学、能源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等四大领域优势力量,联合武汉邮科院、中船717所、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等单位共同组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围绕激光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光通信与器件、太赫兹技术、能源光电子学、有机光电子学等领域进行国际领先的创新性研究,孵化了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生产和销售高功率LED照明芯片的迪源公司,衍生发展了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和数十家中小激光企业。整合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等国家级研发平台优势队伍,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智能、智能电网、新型动力电池及储能等方向打造技术研发、转移和产业孵化平台。整合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命学院、附属同济、协和医院等单位生物医药研发优势资源,建设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以此为基础,联合武汉大学等高校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及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推动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创新机制体制,引导教授专家融入创新创业主体。探索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的新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大企业合作战略,整理校企合作委员会,与企业共建校企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学校领导与地方政府的高层会商机制、学校教授与企业、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层交流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拥有控股和参股企业55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是由学校教授专家创办或以科研成果入股参与兴办,涵盖了“光电子、激光技术及其应用”、“数控技术、数控系统装置及机电”、“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投融资、企业孵化及服务业”、“文化出版、创意设计及建筑设计”五大产业,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华中大系”企业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