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功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师生力量,提升服务品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制定系统培训方案,组织“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定期开展专、兼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在学校春季学期危机排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工作中,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辅导员队伍作为骨干力量,及时、有效地预防了严重心理危机的出现。鼓励学生开展助人自助活动,在学校和各院(系)设立十余个心理社团,每年“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期间,各个社团举行的近百场活动让心理健康的知识与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沟通反馈,加强分类引导。各学院建立班级定期汇报制度,通过班主任、心理委员和研究生心理气象员定期了解各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辅导员和班主任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疏导帮助;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介心理咨询中心;针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及时通报学校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干预。重视学生宿舍管理渠道,通过密切联系宿舍长、宿舍管理人员等,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完善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基础,开设《健康心理学》、《DISC性格特质分析与训练》等十七门课程,构建以人格完善、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学业管理和潜能开发等角度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音乐放松,心理宣泄、沙盘治疗、拓展训练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服务形式,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