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品牌的一道彩虹
添加日期:2012/12/5 19:49:13 浏览次数:1722 文章来源: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入收藏
自1997年虹口区少年宫和虹口区青少年科技文艺指导站合并,建立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来,虹口区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心”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享的虹口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制;指导区域基层学校开展艺术、科技、群文活动,扶植了一批区域艺术、科技示范校和特色校;与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了共赢互利、覆盖面较广的校外教育资源网络;开发了鲜活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一批如虹口区欢乐艺术节、民族文化系列培训活动等具有时代特征和虹口特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品牌项目;建立了一批以基层学校大队辅导员、科技辅导员、艺术辅导员为主的校外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高素养、健康成长。
流光溢彩: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
基地开设两个“主题展馆”和五大“体验馆”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实施,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协调虹口区教育局、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联合承办。依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等专家提供研发指导和支持。
基地坐落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旨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研习和体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或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推进作用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通过开发与研究,转化为适合青少年体验的教材、学材融入到中小学教学中。
基地承担着活动实践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内容研发中心、活动器材配送中心的功能,目前开设两个“主题展馆”和五大“体验馆”,分别是:“天工开悟”中国古代创造发明展览、“纸的文明”展览,中国古代造纸印刷体验馆、中国古代陶瓷体验馆、中国古代染织体验馆、中国古代青铜体验馆、中国古代建筑体验馆。
构建五大类20个模块组成的主题活动课程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学生需求,基地计划构建由五大类20个模块组成的主题活动课程,为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实践体验场所,提高青少年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古老的华夏文明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
大展身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入“VEX机器人项目”VEX机器人世锦赛是一项青少年国际机器人比赛项目,以科技为本,给青少年提供获得科技交流以及展示才能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科技潜能,成就他们的科技梦想。这是一项在美国及全球极具影响力的机器人赛事,每年都会吸引全球上百万青少年参与其中。
自2008年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引进“VEX机器人项目”以来,虹口区教育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层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供各类设施设备、训练场地及技术指导。这几年,虹口机器人活动成绩斐然:2008年至2011年连续获得“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前三名。这一项目如今已是虹口区青少年科技品牌项目,并成为许多学校科技特色重点项目。
促进学校科技教育机器人大踏步走进虹口校园的背后,是虹口教育系统营造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浓厚氛围。近几年,区教育局不断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每年均投资150多万元开展普及活动和科技竞赛,今年投入增加到300多万元。每年,区教育局都会组织20多个、100多场次的科普活动,组织、实施各类市、区级大型青少年科普教育展示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青少年科技节、科技周展示活动,更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复兴高级中学的创新大赛、明日之星、机器人项目,继光高级中学的模型项目,四平中学的航天教育……一批有虹口特色的学校科普创新活动从中形成,促进了虹口科技品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7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参加2012年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并获《情感小车》项目小学组世界冠军。
课题引领活动深化从2003年至今,虹口区领衔国家级课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研究,把此项课题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抓手,积极推进并落实。这几年,课题的研究面不断扩大,从原先参与试点的12所初高中学校增加到35所中小幼学校,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的区县之一,其中还涵盖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密云学校。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方位培养,还包括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近年来区教育局精心设计了虹口区高中生环保辩论赛、虹口区青少年走进科普场馆、科普大篷车进社区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从2006年起,教育局还委派“中心”和广中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每周由青少中心的科技教师送教上门,义务为学生辅导。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有一名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同样在“中心”指导下,今年凉城四小的学生获得上海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小学组三等奖,这也是唯一一支由外来务工子女组成的获奖队。
艺坛奇葩:陶冶学生的艺术情趣
舞蹈团舞出天地与新姿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特级教师胡蕴琪为团长的上海市学生艺术团舞蹈团(仲盛舞蹈团)经过多年的实践,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少儿艺术教育的实验示范基地和示范引领基地,长期为专业院校输送拔尖人才。
多年来,舞蹈团参加了数百次的各级各类公益演出、交流、汇演,得到社会各界无数赞誉。在2012上海国际灯会、上海旅游节、建党90周年大型歌会、上海各界人士团拜会、上海国际儿童文化艺术节、2010年世博会等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舞蹈团孩子们与老师们的身影。舞蹈团在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了世博花车的美国巡游活动,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区域艺术教育生机勃勃近年来虹口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致力于扶植区域“舞蹈、管乐、合唱、京剧、键盘乐”等品牌项目,以开展区域学生欢乐艺术节活动为主线,“虹口区艺术大篷车”项目为抓手,通过专家教师引领,“中心”学校联动,校内校外结合,努力打造学校的一校一品,有效推进区域艺术教育的发展。全区100%学校建立艺术兴趣小组,80%的学校建立了以三团一队为主的艺术团队,还打造了区域的艺术教育的特色群,如上海市学生舞蹈团(仲盛舞蹈团)、上海市学生管乐团(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管乐团)、虹口区学生舞蹈团、虹口区学生合唱团、虹口区学生民乐团、虹口区学生键盘乐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项目等二十四个市、区艺术特色项目。
感言 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添能”
徐海波
校外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一片“蓝天”,而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添能”的熔炉。
近年来,“中心”的发展和拓展,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学生的重视和关爱,也反映了校外教育的前途和希望。尤其是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的品牌、国家“指南针计划”的基地建设,使虹口校外教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心”的存在价值,是与校外教育的地位与作为相联系的,“中心”的发展前景,是与校外教育的开放与融合相辅佐的。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添能”,则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职责。学生,不仅需要在校内获得知识与技能及素养,也需要在校外得到实践与体验及视野,“中心”就是他们从校内本位学习走向校外本体锻炼的最佳场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外教育的天地无限宽广。在为学生健康成长“添能”的服务上,我们大有可为。
(作者为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