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快讯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内涵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添加日期:2012/10/22 16:52:32   浏览次数:1117   文章来源: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入收藏
    让思想品德走在知识技能的最前面,把思想品德渗透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思想品德体现在做人做事的结果上。

  如何打造一所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高、企业满意度高、信息化能力强的学校,改善办学硬件设施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和示范,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才能建成中国职教的品牌学校。

  鲜明的办学特色凸显德育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要为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起到支柱作用,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办学,“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办学思想。“让每个人都能生存和发展”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一个平台”、“四个中心”(“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实用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信息化传播中心,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心,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路:“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单位是个好员工,在社会是个好公民”,使学生成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基础”的人才,已经成为检验我校德育效果的试金石。

  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使学校稳步快速发展,学校一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创新德育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内涵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奥运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2010年,朝阳区教工委、教委两次在我校举办德育工作特色展示活动,全市各区县班主任代表和主管德育领导到会观摩,与会代表对学校德育特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电气工程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很好!要在全市、全国推广”。2010年、2011年,学校连续两届在全国德育工作经验大会上介绍经验,受到教育部领导及全国职教同行一致好评,德育工作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建设“双师型”德育教师队伍

  学校一直将德育科研队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以新的理念引领德育。学校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企业实践、境外培训、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具有“双师”资格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坚持每年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加强德育研究,提升班主任研究德育工作特点的能力,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营造“典型”引路,创优争先的工作氛围。

  学校将德育科研队伍的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引领全体教师对现行选拔式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更新认识,每位教师坚持按智力类型培养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发的潜能,“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已经形成。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形成了“以精神激励为先导,以严密组织为保障,以环境熏陶为依托,以制度约束为规范,以育人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思路。学校坚持让研究从课堂开始,着眼于基础性研究和学法、教法研究,让研究与教学紧密联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优化,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骨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两支队伍的建设,引领全体教师对现行选拔式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每位教师坚持按智力类型培养学生,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可开发的潜能,“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已经日趋形成。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们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技之长,同时更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基础的合格人才,形成了“以精神激励为先导,以严密组织为保障,以环境熏陶为依托,以制度约束为规范,以育人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氛围。

  “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未来”,要实现学生就业有优势,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是基础。为此,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坚持分层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具体做法是“四”提供:

  一是提供学习条件。学校坚持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参与实战,提高技能”。积极争取行业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为教师搭建岗位实践平台。校本培训重内容,请专家系列讲座,理论培训,实践指导。境外培训重实效,带着专项任务出国培训,带着学习成果归国实践。

  二是提供锻炼环境。让年轻教师做班主任,压担子,做干部,使得一批年轻教师不断进步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提倡课题研究重应用,着眼于基础性研究和学法、教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反思,激励教师自主学习。

  三是提供展示舞台。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做一次主题班会,并进行交流评比。教师在交流展示中互相模仿、学习,共同提高,推动了教师自身内驱力的生发和强化。

  四是提供成才机会,看准的苗子不怕荣誉集中。学校借朝阳区名师工程机遇,聘请资深专家帮助名师提炼教育教学,集中力量打造名师,倾全校之力创造名师成长环境。

  师德建设侧重德育效果

  教师担负着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优良品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职责。教师的素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以主动的姿态关注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

  学校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师德建设是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首要工作,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

  在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中,全体教师坚持齐抓共管与常抓不懈相结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师德水平。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师德月”活动,通过“尊重差异”、“教师的外在美”、“孩子,你慢慢来”等主题活动,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让老教师言传身教。

  在师德旗帜的引领下,学校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着蓬勃朝气、凛然正气、昂扬锐气,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谱写教书育人的乐章。几年时间里,我校刘建坡老师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德育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市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10年6月,刘建坡教师在天津全国德育工作会上向全国德育工作代表做经验介绍,与会领导对其经验予以充分肯定。2011年6月,袁天天老师在天津全国德育工作会上,代表电气工程学校作了“党员标兵、班主任权福苗教师事迹”的演讲,学校德育工作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队伍建设缺少的不是规划和资金,而是清晰的思路和一以贯之的坚持及一丝不苟的落实。正因为有如此认识,学校积极采取的各种措施,虽然不新奇但扎实,不抢眼但持续,凝聚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人才团队。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是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国办中职学校。遵循“让每个人都能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办学以德育为首,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了以名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及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专业实习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职教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2011年,成为国家级中等职教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