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一线报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访谈 > 一线报道
江南大学强化体育精神育人功能
添加日期:2015/4/20 11:28:27   浏览次数:853   文章来源:国家素质教育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江南大学按照“固化为仪式,物化为载体,融合于成长,内化为品格”的培养思路,不断强化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

  融入仪式教育,弘扬正确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仪式。如在校级比赛中,奏唱国歌与校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爱校荣校情感的培养;设计舞龙舞狮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赛前展示吉祥物,闭幕式颁发带有特殊意义图案的奖章,向学生传递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体育精神。各项赛事设计参照国内联赛赛事流程,设有入场仪式、双方队员互致敬意等环节,倡导相互尊重,让学生感受体育比赛的严肃性和庄重感。创新仪式内容,注重集体主义与荣誉感教育。如男篮赛事的开幕式环节,设置交战双方女生定点投篮赛;闭幕式环节增设“最团结”集体颁奖,让场上与场下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赛事中,感知作为集体一员的荣誉感。

  依托载体教育,传播健康体育文化。积极创新吉祥物、口号等精神载体,奖牌、证书等荣誉载体建设,通过多种载体使学生在关注优异同伴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是优秀的一份子,激发参与热情和荣誉感。如获奖证书上用“感谢你”代替“被评为”,用有温度的颁奖词传递价值信息,用承载体育精神的励志名言激发自信。结合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吉祥物,表达各专业拥有强健体魄和学术能力的学子形象。发挥新媒体作用,新增微博、微信,设计学生运动APP“生命力”,用于体育赛程的播报,传播校园体育文化。

  开展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体育活动与其他教育进行多方面融合。与团学活动相融合,新生开学季,举办与专业结合密切的校园定向越野赛,加强新生对专业的了解。与学风建设相融合,开展“三早一不”优良学风素质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早起锻炼,早起读书,享用一份健康早餐,杜绝上课迟到,不做低头刷屏族。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提倡毕业生将带不走的体育器材统一捐赠给无锡民工小学,并附上爱心留言;篮球比赛中场阶段,一改以往的啦啦队表演,改为爱心募捐倡议等。

  深入品格教育,感悟体育文化精神。探索品格教育模式,开展赛前团辅,设置场下啦啦队互动,加强场下学生与运动员的互动,培养团队精神。以运动实践铸就学生品格,规范赛制,加强裁判培训,严格执行正规比赛的程序,培养“竞争性”品格。设立各类“体育达人”头衔,提升体育运动的价值和影响力。创新奖励机制,反对“金牌是唯一”的观点,在精神层面设立“最坚持”、“最协作”、“最拼搏”运动员等体育之星项目,加强对学生良好体育精神与健康品格的塑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