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为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科学体系,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于2011年4月发布了《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学校在强化教学特色、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简称“3468”工程)。重点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3种类型人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等4种能力,实施“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隆基教育教学奖励计划”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等6项计划,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平台建设、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国际化教育平台建设等8项建设。目前各项计划有序推进,效果明显。其中,学校自2012年开始,每年自筹资金2000万元,持续5年进行实践教学条件专项建设。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学校明确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精英人才”。各学院据此进一步凝炼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在低年级开设《兰大导读》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在各专业开设副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并设置科研创新学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加强学业综合评价等。
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立学生注册中心,强化学生学籍信息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确化管理;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强化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为教师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制订并实施了针对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评价、招生奖励等过程的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制订并发布《兰州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对本科教学成绩突出和质量明显提升的学院,以及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各学院自2013年起,每年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自觉接受全校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启动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改革、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培育、国际视野拓展、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所有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学校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教师相结合;通过强化师资队伍的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促进教师教学发展;通过本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搭建教师事业发展的平台;通过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最终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