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术交流
青海省多点发力、纵深推进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添加日期:2023/11/14 9:52:10   浏览次数:61   文章来源:本站   加入收藏

 

青海省多点发力、纵深推进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教育部简报〔2023〕第29期

  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综合改革、建强师资队伍,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全省推进“一盘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纳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省级层面成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调度、协同推进。结合全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青海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全省45个县级行政单位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制定“一县一案”,落实教育经费保障,定期开展工作报告和通报,做好整改落实和复查监测等工作,并对照指标梳理问题,深入学校实地指导。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对各市(州)、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奖励机制,逐级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省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齐步走”。印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4个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形成“一主四辅”政策保障体系。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省级中小学基本建设标准,把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按照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动城镇学校扩容增位,进一步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出台《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通过“优质校+薄弱校”“优质校+新建校”“优质校+城郊学校”等形式组建12个教育集团,建立“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育、质量共评”的“四互四共”集团运行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区域薄弱学校延伸。

  建强师资队伍,实现教学水平“稳提升”。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持续加大国家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计划招生力度,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优化中小学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采取多种方式补齐紧缺学科教师,进一步确保师资队伍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依据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制定教职工编制测算和调整计划。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项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守好总量、盘活存量,提高使用效益。大力推进城乡、校际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学校向村小学和教学点流动,每年选取一定比例的教师进行校际轮岗交流,不断推动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作用,重点面向乡村教师开展农牧区教师省内跟岗研修,两年累计培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8万余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实行乡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等,畅通乡村教师职称晋升和评聘“双通道”,进一步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按照“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原则,在政策上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2022年为全省1.8万余名乡村教师提高生活补助,月人均增资400元,着力提高基层教师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严抓控辍保学,保障重点群体“全覆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建立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控辍保学管理机制,通过政策管理控辍、法律法规控辍、责任制度控辍,坚决守好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持续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工作,实施开学季集中治理行动,落实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责任制,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按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按照“属地管理、以县为主、就近入学、公办学校为主”原则,努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顺利入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坚持“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坚持特教特办、不落一人,以适宜融合为目标,采取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2022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28%。组织教育系统志愿者教师与留守、孤残等特殊困难学生结成“多对一”帮扶对子,开展学习帮扶、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等送教助学活动,努力让每一名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

  强化数字教育,塑造优质发展“新动能”。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达标行动,努力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学点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已全部接入互联网,网络多媒体教室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搭建青海智慧平台门户。引进发达省份网络课程,建立网上直播课堂,探索开展远程教学,推动实现与省外名校师生同备课、同上课、同作业、同考试。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和对口援建省市优质课程资源,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规律与教学特征,构建“三链N创”(三链即智创课堂、智品教研、智效培训,N创即每条链路上的N个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与学习活动流程,推动教与学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