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教育评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站内文章 > 教育评论
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添加日期:2012/6/19 9:21:12   浏览次数:1209   文章来源: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入收藏

  近日,山东、湖南、黑龙江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同一日接连发生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痛惜,同时又一次用生命代价敲响了未成年人的安全警钟。

  这些年来,学生暑期溺亡事件时有发生,尽管教育部接连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尽管学校在夏季来临之际多有告诫,尽管家长不乏叮咛嘱托。但是每年的夏季都会有这样的悲剧上演。一再发生的悲剧说明了入耳不入心的安全教育还未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安全,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基础。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充分认识潜在的危险,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乃至社会不断地对其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口头告诫、叮嘱。这一点可以学习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多用现实案例、直观图像、交流互动等方式,生动形象的向学生讲解怎样远离危险、怎样安全避险的重要性和方法,使之入眼、入耳、入脑进而入心,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让每个孩子都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不做有危险的事。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及早传授给他们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和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安全妥当的处理危险事件。

  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除了必要的安全教育,还需要必要的安全措施作保障。几起学生溺亡事件多发生在乡间野外的水域,特别是随着雨季的来临,河水上涨,无人看管、无防护措施的野外水域成为未成年人溺亡的高发地段。农村学生暑期放假期间成为学校和家庭监管的盲区。地方有关部门要对一些孩子有可能涉水的重点水域加护防护栏,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者安排专门人员巡防警戒,或者动员周边群众进行看护。只有社会、学校、家庭齐心协力,有堵有疏,学生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目前,学校放假在即,孩子的安全也成为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关注的焦点,让我们举社会之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燕学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