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教育评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站内文章 > 教育评论
接力奋斗实现教育强国梦
添加日期:2013/7/15 11:10:02   浏览次数:998   文章来源: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入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以改革的决心、扎实的举措狠抓贯彻落实。落实优先发展形成广泛共识,促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开启新的征程,破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新进展,清除束缚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新突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表明了各级党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接力奋斗、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今天的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为在2020年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下,2012年实现了4%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教育优先发展新的里程碑。从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三年来,一项项重大教育政策,惠及农村、边远地区和特定群体,体现出公平为先的鲜明特色。从启动“2011计划”到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为核心的政策导向日趋明晰。从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到教育改革重大发展项目有序推进,教育改革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在看到成绩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依然繁重,三年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天的教育改革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我们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必须改革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我们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教育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因而,改革不应单兵突进,而应协同闯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注重教育内部改革的系统性,更注重区域改革的整体性,更注重教育事业内外改革的协同性,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健全教育监测评价机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事实证明,研究生教育只有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的生命力。

  研究生是最具创新精神与创新力的群体。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生教育要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要根据人才多样化、培养个性化的要求,改革教育模式。

  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从注重规模发展到注重质量提升,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从注重知识学习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转变,并在人才质量评价方面更加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报评论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文件资料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