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认识,研判形势,采取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完善“五项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学院和部门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的硬性指标进行考核管理,形成了学校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相联系的联动制度。坚持实行新增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制度和招生计划听证制度,对就业率低的专业采取停招、减招等措施,逐步形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三是建立了就业状况动态监控制度。坚持实行每两周一次的就业率动态统计和定期通报制度,做到了就业工作情况能掌握、工作进展有比较、工作成效能衡量。四是建立了就业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坚持每年全面统计分析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分布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专业吻合度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每年编印就业状况白皮书,成为招生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五是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单项评估制度。坚持每年对各学院进行全面的就业工作单项评估,评估结果与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评价挂钩,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
实施“五大工程”,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坚持实施全员化就业服务工程。设立了“就业工作促进奖”,鼓励广大教师及专业负责人积极参与、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家长督导委员会”,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成才中的督导作用和就业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在广大校友中选聘了一批就业信息联络员,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成立由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组成的“班级就业信息服务小组”,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就业互助作用。二是坚持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工程。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模块,以大学生涯规划活动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抓手,将就业指导工作重心前移,将就业指导贯穿大一到大四全过程。三是坚持实施全国性就业市场拓展工程。每年3月和10月,举全校之力开展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在全国各地行业内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就业基地。每年组织召开校企供需信息交流会,集中发布毕业生信息,集中收集单位用人信息上万条;四是坚持实施全方位信息服务工程。充分利用教育部就业一体化平台、江苏省就业网络联盟和学校就业网站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确保就业信息2小时内上网;开通了“就业短信通”系统,形成了覆盖全体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五是坚持实施人性化就业帮扶工程。以“就业帮扶四全”为目标,做到了就业需求全掌握、就业进展全了解、就业帮扶全方位、就业政策全落实,对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实施“一帮一”服务,较好地解决就业难点问题。
通过努力,截止到5月下旬,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接近90%,跟去年相比略有提高。